在邯郸市丛台区安居社区,刚毕业的大学生李阳掏出手机扫了扫公告栏的二维码,三分钟完成公租房申请进度查询;复兴区王大爷通过扫码反馈小区绿化问题,当天下午就收到园林局现场勘查通知——这个改变市民生活的"魔法钥匙",正是邯郸市住建局最新推出的"住建一码通"服务平台。这个集政策直达、政务公开、民意直通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,正在重构城市治理的"末梢神经"。
民生服务"扫码即达"
"住建一码通"构建起三维立体服务矩阵:
政策超市:
集成住建领域政策法规数据库,实现国家、省、市三级文件"秒检索"
智能匹配功能可根据用户身份(租户/业主/企业)推送个性化政策包
设置"政策计算器",公租房补贴、公积金提取额度等民生事项自助测算
政务橱窗:
‖ 全市住建系统37个业务科室职能全公开,办事指南细化至143项具体流程
‖ 首创"科室服务指数"排行榜,群众扫码即可对服务质效进行满意度评价
‖ 嵌入AR实景导航系统,精准指引市民到达办事窗口
民声通道:
设置10类民生诉求分类通道,智能分拣系统30秒完成工单派送
开发"诉求地图"可视化系统,实时显示问题处理进展
建立"红黄绿"三色预警机制,复杂问题48小时响应率达100%
数字治理破解"民生密码"
平台上线三个月已显现三大变革效应:
服务距离归零:
群众办事平均跑动次数从2.3次降至0.5次
政策咨询类问题解决时效从3天缩短至2小时
老旧小区改造意见征集效率提升400%
治理效能倍增:
累计受理群众诉求2.1万件,办结率98.7%
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《民生痛点热力图》,精准指导38个小区改造
开发智能预审系统,公租房申请材料差错率下降76%
政民互动重构:
建立"群众出题-部门答题-社会评题"闭环机制
开展"金点子"征集活动,23条市民建议转化为施政举措
民生领域信访量同比下降42%
机制创新筑牢"服务底盘"
邯郸市住建局构建起"双轮驱动"保障体系:
技术中台:
打通12个部门数据壁垒,归集2.3亿条政务数据
部署区块链存证系统,确保群众隐私数据绝对安全
运用NLP技术实现语音诉求自动转文字工单
制度硬核:
建立"1+5+N"专班运作机制(1个指挥部、5个专项组、N个保障团队)
制定《民生诉求处置规程》,明确6大类34项处置标准
创新"双回路"督办机制,纪委+媒体联合跟踪问效
在复兴区百家街道,社区书记张莉的手机端管理后台实时跳动着民生诉求数据:"现在通过热力图,我们能提前预判雨季积水点位,把被动应对变成主动治理。"这种"未诉先办"的新模式,正是邯郸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生动注脚。当二维码成为连通政府与市民的"数字脐带",这座三千年古城正书写着新时代的"邯郸服务"样本。


